上海汇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汇利视点
基金经理“公转私”光环难再现

     虽然越来越多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但并不是所有公募基金经理都适合转做私募。私募基金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对基金经理及投研团队的个人压力较大,而且,由于私募基金产品设计灵活,操作空间较大,基金经理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到个股配置都必须具备相当水平。

  在西方成熟市场,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普遍都有20年以上的投资经验,在经验和资本上都有了足够累积,才敢转投私募。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多数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较短,同时,公私募体制上的不同决定了在公募时期的业绩不一定能代表其在私募能同样成功。

  剔除成立未满6个月的私募基金,对25位过去曾在公募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后业绩排名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的差异性。结果如下图所示。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2010年4月30日

  在基金经理从公募跳槽到私募后,业绩的持续性是较大的考验。以近6月私募业绩排名为参照,在这25位基金经理中,只有8位基金经理公私募业绩都能在行业前1/2水平。目前只有汇利的何震以及尚雅的石波在公私募任职时均能保持在行业前1/4的优秀业绩。

  有的基金经理在公募业绩平平,到了私募却是如鱼得水。调查显示,共有10位基金经理在从公募基金转投私募基金后,业绩行业排名有所上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和聚投资的李泽刚,在转投私募前,李泽刚在公募的加权平均排名为行业后1/4,而到了私募后业绩急速窜升到了行业前1/4的位置。除了李泽刚,合赢的曾昭雄以及景泰利丰的张英彪,在从公募转投私募后业绩进步也较显著,业绩均从行业后1/2提升到前1/4。

  有成功的自然也会有不如意的。有12位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基金后,业绩出现了下降,其中有两位出现较明显的倒退,从行业前1/4跌至行业后1/2。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整体而言,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后业绩表现涨跌互现,公募时的业绩对转投私募后的业绩没有特别明确的指示作用。投资者在选择从公募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时,虽然应该了解其过往在公募时的业绩情况,但不应迷信公募时的排名,而更应关注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风格,其投资风格与当前市场形势合拍与否,这是决定私募基金经理收益及排名的主要因素。(来源:证券时报)

[返回]
Copyright © 2008-2022 hlfu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汇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120024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