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私募基金圈添了两个另类的新丁,与以往的私募基金以股票市场为主战场不同,这两家投资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公募基金。记者了解到,两家投资公司都计划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FOF(Fund of Funds,意为"基金中的基金")产品,并将以此为今后主营方向。
据悉,FOF最早产生于美国,通常仅投资于其他基金,而不直接投资于股票或债券等。由于美国市场共同基金数量多达上万只,基民更倾向于借助专家的专业能力选基,而FOF产品的专业投资团队能更好发挥基金选择能力,通过对基金净值的深入分析,挑选出业绩潜力较大的品种;通过对基金管理人的深入考察,选择拥有健全的投研体制和有效的管理团队,选择经历过完整市场周期考验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管理的品种;通过深入了解基金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结构、公司的薪酬计划、激励制度等,选择业绩稳定、有长期超额收益的品种。根据美国市场过往数据,FOF产品整体回报也高于基金。
而在国内市场上,历史正在重演。
自去年证监会对基金发行审批进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基金发行步伐不断加速。今年前5个月,已有近百只公募基金发行,也使得目前公募基金数量超过800只,在3年不到的时间内即实现翻番。业内人士指出,若按目前每季度成立50只左右的速度测算,兔年内基金数量即有望突破千只,而超过股票数量也是指日可待。与此同时,基金业绩分化却日益加剧。今年前5个月,股票型基金首尾业绩相差超过27%,而混合型基金首尾业绩相差亦超过18%。在此背景下,基民选基难度与日俱增,甚至不亚于择股,FOF产品日渐受到基民关注。今年以来,FOF产品整体即跑赢偏股型基金。
事实上,过去几年来,国内不少银行、券商也已陆续推出FOF产品,仅券商类FOF产品数量就已超过40只。不过,与市场潜在需求相比依旧存在巨大的缺口,在此背景下,私募基金开始将投资领域瞄准基金投资。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券商拥有基金研究中心、评价体系等先天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其投资业绩,决定FOF产品业绩优劣的关键还在于对宏观经济的把握等多方面因素。
而随着私募基金的加入,FOF产品未来将面临大扩容。(来源于:私募排排网) |